重大金融犯罪之防制策略-台湾公益揭弊者保护法初探

重大金融犯罪(或称白领犯罪)之防制是政府重点政策之一。由于公部门本身之诸多限制(例如预算有限及平等原则考量),导致其防制成果,尤其是时效上,常常未如人意。其实,参酌学理及国内外实务运作之经验即可得知,在制度设计上适当引入私部门资源,透过公私部门协力执法之模式,应可显著提升整体防制效率。

吹哨者(whistleblower)法制也是在此种思维下的设计,由知悉不法资讯之个人向指定机关举报以及早威慑不法之发生,或是防止不法损害之扩大。吹哨者机制在欧美行之有年,尤其吹哨者保护之立法措施,早于联合国反贪腐公约中有所规范;我国于114年1月22日公布,同年7月22日施行「公益揭弊者保护法」。

本课程邀请曾任检察官、专精刑事争讼代理及辩护的蔡彥守初级合伙人,以重大金融犯罪防制策略出发,介绍甫施行之公益揭弊者保护法并提出初步分析。

```

回上一頁